订阅邮件
快捷导航

[成功励志] 不搭调的“老大”与“孙子”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2662|回复: 0
发表于 2012-11-28 15:3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合天下互动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中文注册

x
 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,企业家是老大还是孙子竟引起与会嘉宾热议,成为会议主题之外的又一热点。
  话题由标语而起。“产业第一,企业家老大”是湖北省喊出的口号,并用标语形式从机场一路挂到会议驻地。据说,这句2008年就喊出的口号现已写进湖北省第十次DANG代会文件。湖北省的想法很简单:希望在大型民企稀缺的湖北,在中三角发力的战略机遇期,树立重商崇企的理念,培育适宜企业家创新成长的土壤。省委书记李鸿忠把企业家比作1,把金融、土地、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比作0,说,没有企业家,0再多还是零;有了企业家,0越多数字就越大。
  标语所承载的热情让企业家们感动。郭广昌开幕致辞时说,“同时又有一份不安”,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工作者,“不习惯被称为老大,而是应该学会做孙子。小企业,做一部分人的孙子,大企业,做所有人的孙子”。张维迎调侃道,过去孙子难当,现代社会孙子最幸福,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孙子转,孙子其实是最幸福的老大。
  无论是湖北省的“老大论”,还是郭广昌、张维迎的“孙子论”,核心是政商关系。值得玩味的是,在关系定位上政 府与企业家的认识错位以及“老大论”与“孙子论”的不搭调。
  在中国,政商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命题,也是让企业家悲哀的话题。辛亥革 命100年以来,中国的企业(不包括国有企业)就活在市场竞争和制度夹缝中,既要和市场博弈,还要与制度周旋,步步惊心,弄不好,政商关系就成为民企的死结,这也是中国没出现百年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正因为如此,中国企业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:企业家从未在政商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,老大永远是政 府。所以,低头、弯腰、鞠躬就成了买卖人的基本功,练“孙子功”就成了商人的必修课。
  一些变化悄然发生,经过30多年的洗礼,今年柳传志更愿意强调自己是“耕田派”,对社会最重要的贡献就是“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”;冯仑更愿意称自己是“买卖人”;俞敏洪越来越多地使用“商人”而不是“企业家”;郭广昌在这次会议把自己称为“普通的企业工作者”……我知道,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梦想与责任从心底消失,而是透着一丝悲壮。
  如果,湖北省的“老大论”真的能成为改善或修正扭曲的政商关系的开端,而不是招商引资、GDP崇拜的另类装扮,那将是一件具有积极示范意义的事情,我们希望龚家龙和兰世立的家乡,能给社会带来惊喜。
  其实,谁当老大并非政商关系的核心,相互尊重、信任、守则、宽容更为重要。毕竟,政商关系是否良性,要看顺利之时政 府是否把企业家当老大,更要看不顺之时政 府如何对待企业家,是伸手相助或宽容以待,还是弃之不顾、吹毛求疵甚至置死了之。
  危机,总在你自认老大时降临。企业如此,政 府也是如此。

维卡官网:www.onelife.eu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推荐
Copyright   ©2018-2020  One生态中文学习网  Powered by©onelife     豫ICP备12023128号 豫公网安备41010302002471号